又大又爽的免费视频,亚洲久在线,欧美一级淫片免费视频黄,亚洲第一区精品,日日日韩,自拍偷拍在线播放,国产一区在线观看视频

分享到:
 
 
當前位置: 首頁>>法治頻道>>法治>>正文
讓銀發(fā)社會遠離詐騙
2017年05月03日 10時27分   人民日報

最近,公安部組織部分地方的公安機關,打掉了一個以“解凍民族資產”為幌子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。該團伙曾編造一個名為“慈善富民總部”的機構,通過微信群鼓動大家到北京鳥巢參加所謂的慈善會議,聲稱與會者能從已解凍的海外“民族資產”中領取5萬元。盡管警方反復辟謠,很多老年人對騙局仍深信不疑,并堅稱辟謠的新聞是假的。

子虛烏有的鳥巢慈善會議,再次將老年人容易受騙的問題放到了輿論聚光燈之下。事實上,從保健品騙局到理財產品陷阱,受害者大多是老年人,以至于很多微信公號發(fā)布辟謠信息時,會在標題中直接寫上“一定要轉給父母”。鑒于此,我們不得不思考:身處銀發(fā)社會,如何防范專門針對老年人的精準詐騙?

老年人屢屢成為各種騙局的受害者,并不是一句“容易上當”就能解釋的,而是有著復雜的社會心理原因。某保健品傳銷組織的員工培訓手冊,對這個問題的分析頗有啟發(fā)意義:一是老年人對死亡有恐懼,二是老年人愛貪小便宜,三是老年人缺乏傾訴對象,四是老年人大多有老年病。這些分析也許并不全面,但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展現(xiàn)出老人受騙的心理基礎:對死亡的恐懼,對孤獨的害怕,對陪伴的向往,對健康的渴望,種種心理訴求驅使之下,讓老人更容易被那些空頭許諾的騙局所迷惑。

“最好的孝順,是讓父母趕上這個時代?!备改敢惠?,大多成長于物質不夠豐富的時代,有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可能很難扭轉。進入信息魚龍混雜的時代,不少騙局都通過互聯(lián)網、社交媒體借尸還魂。僅靠父輩過去的人生經驗,應對詐騙已很難做到游刃有余。面對那些對謠言和騙局的免疫能力相對較低的父母,為人子女者,不僅應該幫他們正本清源,更應該幫助他們保持不斷學習新知識的狀態(tài)。

此前,一篇題為《我是怎么騙老人買保健品的》文章提到,騙子們向空巢老人推銷保健品前,竟能做到每天8小時陪伴、過年過節(jié)噓寒問暖,“比親閨女親兒子還親”。這個反面案例說明,有時候上當受騙不僅是一個知識判斷的問題,更是一個情感交流的問題。身為子女不僅需要對老人進行知識的普及、理性的說服,也需要給予父母更多溫情的陪伴、親情的依偎,才能防止他們在“情感營銷”面前束手就擒。別等到父母的養(yǎng)老錢都被騙光,才后悔自己平時與父母的交流太少,對老人的關愛不夠,讓騙子們有了可乘之機。

要應對銀發(fā)社會的精準詐騙問題,政府也不能缺位。政府部門如果能一手嚴厲懲處各種詐騙團伙、不良企業(yè),一手維護市場秩序、保障消費質量,就能引導企業(yè)以正確的方式打開銀發(fā)市場的商機,既能讓老人安享晚年,也能挖掘老齡化沖擊下的發(fā)展新機遇。(據《人民日報》易艷剛)

(責任編輯:盧相汀)

關閉窗口

    主辦單位: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: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

    律師提示: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,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,未經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下載使用,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
    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:0350-3336505 電子郵箱:sxxzrbw@163.com